不少爸爸妈妈从孩子咿呀学语时就为孩子设计了一幅理想的蓝图。为了达成这一目的,不考虑孩子的喜好和理想,强迫孩子按他们自己设计的轨道进步。专家指出,如此做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极其不利,甚至可能引发心理问题和一些过激行为。
从开始上婴幼儿园起,秀秀耳边就常常响起父母必须要认真学习,必须要争气!必须要考上清华!的叮咛。为此,她在爸爸妈妈为她设计的框架里不断地努力着
今年,12岁的秀秀不负爸爸妈妈的厚望,以优秀的成绩考进了一所市属重点初中。终于可以松口气了!秀秀开心地觉得,自己没辜负父母的苦心,考上了他们指定的学校。这个假期可以好好地休息休息了。
然而,适得其反。晚上,母亲下班回来了,手里拎着一个大口袋。秀秀急忙迎上前去,打开口袋,秀秀呆住了--里面全是初中一年级的课本和辅导材料!母亲并没理会秀秀的惊讶,严肃地对秀秀说:你呀,别以为进了重点初中就万事大吉了。要了解,但凡考进这所学校的学生都是尖子生,你要想出头,就得提前做筹备。秀秀说:母亲,我了解。可是,这个假期是否母亲打断了秀秀的话:是否什么?你还没有到可以休息的时候。我和你父亲早就计划好了,你的目的,就是清华!见秀秀没回话,母亲缓和了语气,语重心长地说:女儿啊,我和父亲都是为你着想。清华是最高学府,假如能考进这所学校,将来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找工作,都是不费力气的!大家为你创造这么好的条件、替你操这么多心,对你没什么别的需要。只须你考上清华,到时候你要想做什么,我和你爸都不再管你。
听了母亲的话,看着一堆堆的辅导资料,秀秀张口结舌,禁不住流下了眼泪。第二天,秀秀就离家出走了
其实,日常,像秀秀的爸爸妈妈如此为孩子设计好前途的爸爸妈妈不在少数。他们把自己一生的理想或者遗憾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不夸张的说,他们是在逼迫孩子往自己觉得是正确的路上走,即便孩子并不合适,或者根本就不喜欢。
或许这类爸爸妈妈觉得,孩子还小,不少事情他们都不懂,爸爸妈妈们为他们做出的选择对他们有好处。却不知,孩子虽然年龄小,但他们也有着鲜活的思想和情感,有我们的兴趣、志向和理想。孩子为了自己这类目的而努力的时候,是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而且学得又快又好,同时享遭到学习的乐趣。假如爸爸妈妈把我们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让孩子担负起爸爸妈妈的愿望,那孩子就会感到身上的担子太重了,重压太大了;孩子就会感觉学习是一种痛苦的过程,同时也会使孩子失去我们的成长空间和独立意识,这就可能致使孩子产生抵触、反叛与对抗的情绪,出现与爸爸妈妈关系紧张、不想上学等现象,甚至走上歧路。
伴随现代社会角逐愈加激烈,爸爸妈妈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好愿望本无可厚非。但为了孩子能有个好的前途,而给孩子过大的重压,结果让孩子不堪重负而走向极端,这就太叫人遗憾了。所以,爸爸妈妈千万不要为孩子设计进步的模式,不要让孩子做我们的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