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诞是每年的12月25日,这是一个广受青睐的西方节日,也是很多亚洲国家和区域的大家所熟悉的节日。这个节日来自于基督教传统,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在圣诞期间,大家会进行各种庆祝活动,包含家庭聚会、交换礼物、唱圣诞节歌曲、品尝圣诞节美食等。这类活动都充满了欢乐和温馨的环境,叫人们感觉到节日的特殊氛围。
圣诞是什么时间
圣诞在每年的公历12月25日。圣诞是基督教纪念耶稣的一个要紧节日,也称为耶稣圣诞。公元336年罗马教会开始在12月25日过这个节日。12月25日原来是太阳神诞生的日子。一些人觉得选择在这一天庆祝圣诞节是由于基督教徒觉得耶稣是正义的,他是永恒的太阳。
传闻在圣诞前夕,圣诞节老人回在这天晚上悄悄的给孩子们送去礼物。圣诞节老人是圣诞代表的角色之一,不少人觉得圣诞节老人是基督教的圣人圣尼古拉斯的衍生开来的形象。圣诞节老人一般是携带红色的帽子,白色的胡子,一身红色的棉衣,并携带装有礼物的大袋子。
圣诞的意义
圣诞的意义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圣诞是西方传统节日,每年的这一天大家都会在一块庆祝,以此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同时也是常见庆祝的世俗节日。
圣诞本是宗教节日。十九世纪,圣诞节卡的时尚、圣诞节老人的出现,使圣诞开始日渐时尚起来。圣诞节庆祝风俗在北欧时尚后,结合着北半球冬天的圣诞节装饰也出现了。
十九世纪进步至中叶,整个欧洲、美洲开始过起了圣诞。并衍生出了相应的圣诞节文化。改革开放后,圣诞在中国传播地尤为突出,至21世纪初,圣诞有机地结合了中国当地风俗,进步日趋成熟。吃苹果、带圣诞节帽、寄送圣诞节贺卡,参加圣诞节派对,圣诞节购物等成了中国生活活的一部分。
现在圣诞、圣诞节老人和圣诞节树的形象在世界各地都深入了孩子们的内心。圣诞到来之际,很多父母会给孩子们讲圣诞的起源和风俗,让孩子们领会到圣诞背后的意义,了解爱,了解推荐,了解感恩和回报。
圣诞的故事是什么
据了解耶稣是由圣母玛利亚所生的。神更派遣使者加伯列在梦中晓谕约瑟,叫他不要由于马利亚未婚怀孕而不要她,反而要与她成亲,把那孩子取名字为“耶稣”,意思是要他把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每年的12月25日是农神节,这个节日紧跟在阴历冬至之后,冬至时白天最短,黑夜最长,日照最少。
从农神节开始,白天渐渐变长,黑夜渐渐变短,日照时间愈加长,太阳赐予大家光明和温暖与日俱增。大家为了感谢太阳的恩赐,在农神节时常常要举行多种多样的庆祝活动,并向太阳行叩拜礼。把耶稣的诞辰定为和农神节同一天,无非是为了表示耶稣的降生就是太阳的再生,耶稣就像太阳一样普照众生。
传闻中的圣诞节老人是一位身穿红袍、头戴红帽的白胡子老头。每年圣诞他驾着鹿拉的雪橇从北方来,由烟囱进入各家,把圣诞节礼物装在袜子里挂在孩子们的床头上或火炉前。圣诞节老人的原名叫尼各老(Nicolaus),大约在三世纪末期,出生在小亚细亚地方,他品行端正,又遭到好的教育。成年后,他便入修道院后来成为一名神父。不久他的爸爸妈妈过世了,他便把全部家产都变卖了,施舍给没钱人。
当时有一贫没钱人家,家里有三个女儿,长女20岁、次女十八岁、小女16岁;只有次女身体健壮,生的又聪明漂亮,另两个女儿体弱多病。于是爸爸想把次女卖掉来保持生活,尼各老得知后,就来安慰他们。
到夜里,尼各老就偷偷装了三袜子金子,悄悄地分别放在三个女生的床头;第二天,三姐妹发现了金子,都喜出望外,不但还清了债务,生活也无忧无虑了,后来了解金子是尼各老送的,那天正值圣诞,就请他到家里表示感谢。后来尼各老升为主教,他竭力传扬圣教,于公元359年去世,葬于圣殿。死后灵迹甚多,特别墓旁常流香液,可使百病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