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需要感悟,感悟随着生活。只有感悟灵敏的人才能有所创造,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尚无理性考虑的婴幼儿,是不可以用理论或道理教他领会什么的,但也无需每件事都面对面地去教,而应该让他在日常去探索、领会,不断增强其感悟能力,掌握学习。
在模仿中感悟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种方法。在模仿中感悟得越深,学习得越好。
元元5岁时掌握了滑轮滑,又要学游泳。我带他到游泳馆学游泳时,只教了他在水中怎么样闭气,把两手两脚伸直,身体就浮起来后,其他动作都是他一个人模仿着掌握的。他看人家如何游,自己就如何游。最初时,他只能游两三米,而且不会换气。
我带他连续学了十几天,天天一个半小时,元元在水中会换气后,不只掌握了蛙泳和自由泳,还掌握了仰泳,一次能游1、二十米远。可见,婴幼儿在模仿中感悟的能力实在是太强了。
在探索中感悟
孩子遇到事情总爱探索着去做,这是因孩子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只须没风险的事情,我就放下让元元在探索中感悟。
记得有一次,元元自己探索着吹气球,开始一直吹不好,后来他在探索中找到了技巧:吹一口气,需要换气时,就把气球口部捏紧,当气球被吹得鼓起来,需要扎口时,就把气球口部拧紧,用嘴咬住,再用双手扎线。这对于当时年仅4岁的元元来讲,实属一件困难的事,但他就是在探索中干成功了。
在交流中感悟
父母常常和孩子交流思想,交流技巧,这也是培养孩子感悟能力的好方法。
我家对面屋住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老人家上下楼非常不便捷,常常把垃圾袋子放在门前。为此,我常常为这位老人家扔垃圾。有一次,我带元元出去,正巧看见老人家门前放着一袋垃圾,我顺手把垃圾袋拿到楼下指定的垃圾点。元元问我:爷爷,对面屋的老爷爷为何不自己扔垃圾呢?
我告诉他:由于这位老爷爷年龄太大了,下楼非常费劲,所以就把垃圾袋暂时放在门前。大家常常下楼,就帮他一下。他若有所思地址点头。过了几天,我带元元出去,又看见老人家门前放着一袋垃圾,我正要去拿,元元跑过去,提了起来:爷爷,你年龄也大了,我来拿。
我立刻赞许他:你做得对,大家大伙都要帮助老爷爷。这就是我和元元交流技巧时,他一个人所领悟到的。
在合作中感悟
父母和孩子能否配合得默契,重点是在平时合作中可以一同悟到点什么,并不是都要说得明了解白。
平常,我关心元元的一举一动,元元也注意我的一言一行。我常常和元元一块搭积木玩,假如约定搭座楼房,他一块,我一块,互合适合,非常快就能搭起一座大楼。每当有小朋友来我家玩时,元元给小朋友开门,我就给小朋友筹备拖鞋,有大人来我家串门,我去开门时,元元就主动给客人拿拖鞋,配合得相当默契。
察看中感悟
孩子在感知大自然的过程中,通过注意观察,能感悟出更深的意境,激起出创作想法。
我为了让元元学作一首蜜蜂采花蜜的小诗,曾多次带他去察看蜜蜂采集花蜜的情景。终于在5月晴暖无风的一天,元无察看到了这一过程。我采取由浅入深的引导法,让元元察看槐花争艳绽开的情景,他赁借平常积累的词语,忽然冒出一句:朵朵花儿笑。我立刻接着问:蜜蜂是否在叫?
他说:是,一群蜜蜂嗡嗡叫。好极了,开篇两句诗就如此顺利地形成了:朵朵花儿笑,一群蜜蜂嗡嗡叫。接着,伴随他的察看,他又说:蜜蜂落在花上,钻进花窝里,吃饱花蜜飞跑了。
太妙了,我把落在花上这几个字删掉了,于是,和元元开始高声朗诵起这首小诗:朵朵花儿笑,一群蜜蜂嗡嗡叫,蜜蜂钻进花窝里,吃饱花蜜飞跑了。大家两个人,都沉浸在无比的快乐和幸福中了